阅读:0
听报道
还有33天就到2020年了,未来这一个月,各路大神都会预测房地产市场,虽然从来没有一个人预测靠谱过,但算命总是要坚持的。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7日发布11月《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预测,2020年重点城市住房市场总体先抑后稳,房价有望实现软着陆。少数城市仍存在较快上涨或下跌的可能。
《报告》提出了参考性预警预报。其中,房价可能一般性上涨的预警城市有:深圳、东莞、珠海、惠州、苏州、南通、无锡、宁波;房价可能一般性下跌的预警城市有: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张家口、沧州、青岛、济南、烟台、威海。
很多人很关注:2020年该“咬牙买房”还是“尽快卖房”?预测的靠谱不靠谱不论,敢于预测的就是勇士。今天来分析分析这个逻辑,看看最近的政策与市场情况。
首先,社科院的预测过去准确吗?
2018年年底预测2019年房价将明显下调。
2016年7月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迎来一个短期调整期。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可能会趋于缓和,大部分三四线以及以下城市将持续趋冷。
社科院:2016年第三季度房价可能快速下跌。
其次,预测市场其实主要看政策,那么当下楼市政策如何?
最近楼市开始有发布“井喷”宽松政策的迹象。
从央行到地方都发布了部分与楼市相关的政策,其中央行继续明确不短期刺激房地产,深圳调整了普通住宅标准,另外部分城市的公积金政策有所宽松。
2019年是房地产政策最密集年份,而在房地产政策内容里,过去很少提及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在2019年来密集提及,累计看,中央各部委在2019年来累计已经发布过超过25次讲话或政策,关于要求注意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
2019年房地产调控最主要的特点集中在,政策关注人才、公积金、租赁等市场。
第三,开发商的拿地节奏。
虽然2019年下半年房企资金链有所收紧,但整体看,2019年房企拿地数量依然刷新历史记录:2019年截至11月28日,龙头房企拿地数据:整体看, 50大房企拿地金额高达1.97万亿,同比2018年同期上涨幅度高达18%。
拿地最多的万科1567亿、碧桂园1236亿、保利964亿、中海928亿!拿地超过500亿的房企高达9家,合计38家房企拿地超过200亿,刷新历史同期记录。
第四,2020年,该“咬牙买房”还是“尽快卖房”?
到目前为止,普通人周围能够找到股市发家致富的,最后总是还给股市,而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的引擎,起码核心区位的,依然值得投资。如果你人到中年,创业没有机会了,炒股票也没有内幕消息,对于投资又不太熟悉,到国外配置资产也没有条件。那么,你抗御通胀的工具,还应该是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物业。
中国房地产市场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长期还是看政策。
1.买房看政策,政策看信贷,利率的顶峰已经在8-9月出现,利率下调是趋势,特别是MLF降低后,不论5年期的LPR如何变化,社会资金成本肯定是降低的。
2.其他城市,包括深圳等城市的豪宅税改,各地的人才政策,北京的调控政策全国最严,但微调部分过于严苛的政策已经到了窗口期。
而按照北京市场的需求积蓄时间和周期,现在楼市基本是3-4个季度的小周期,按照正常看,春节前后会接近2019年初。
3.土地市场供应出现了变化,虽然依然全面限价,但看2019年的土地市场,不限价商品房地块已经超过15宗,从供应节奏看,2020年入市的不限价房会增加。
4.北京的房价在跌,限竞房现在是最难受的时候,2019年11月28日北京住宅库存高达7.28万套,这一数据是2011年8万套之后的连续8年最高点。2018年6月来,北京限竞房供应高达5.19万套,签约只有2.25万套,库存限竞房高达2.93万套。供应量井喷的最高峰已经过去,最近2个月供应节奏明显放缓。
不论是五环内还是五六环之间,明星项目已经基本入市。现在如果你买房,你的话语权最大。往后走,好房子比例锐减。
5.北京市场的杠杆率全国最低,而且已经持续3年,在接近无杠杆的情况下,市场还能在2018年3季度,2019年1季度出现小阳春,当下的价格已经相比2017年一季度最高点下调了15%-20%。叠加通货膨胀率,相当于便宜了25%,风险已经小很多。
当房价不再上涨以后,大家对于今后该买房还是卖房有些迷茫,是去是留不知道如何选择。供应预期平稳,优质房源减少的时候,就是最佳窗口期。
而决定你是不是真要买房要看2019年12月20日的LPR,在猪肉价格平稳下,下次降息幅度多大?如果再次降息,那么政策宽松可以预期,可以抓紧看房了。如果不降息,那么房价将还会继续跌一波。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