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深圳调整了豪宅标准,一刀切把所有144平米以内的住宅都认定为普通住宅了。这个步子有点大,事实上深圳的确有些单价20万一平米的2000万一套的,不算豪宅有点说不过去。
其实市场都知道,北京比深圳更应该改这个标准,北京会不会和深圳一样,出现修改政策后,突然房价的爆发上涨?今天聊聊这个。
1.深圳豪宅税改15秒就加价50万元,是真是假?
深圳是一个爱炒作、爱炒房的城市,曾经出现过很多房地产的谣言。
昨天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都提及了这个案例,15秒涨价2次,合计上涨了50万!
但是真的吗?大家可以查询各家中介网站,的确有大量的二手房业主开始上涨价格,但幅度基本都很小,而且这一套最典型的15秒内连续上涨的案例,已经消失,或者从来没有出现过。
一方面,这种特殊案例如果是真的,按照常理业主报价是完全没有必要连续上涨,因为完全可以在客户有意向后,再谈价格,另外众所周知,对于1100万的房价,第二次上调10万,显得太少。当然也有可能是业主要一次性上涨50万,但是中介选择了2次上调?否则这种调价不符合正常房主的正常思维。
另外一方面,这个调价现象如果是假的,只是为了搅浑水,让市场上涨,那么这一点对于深圳来说,的确存在这个土壤,因为深圳房价在涨。但在北京,市场整体在下调中,所以不用担心会出现深圳的情况!
2.深圳的房价在涨,调整政策的时间点稍早。
统计局数据,9月份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了1.3%,新建住宅环比上涨了1.2%。而北京新建住宅持平,二手房价格下调了0.5%。
从市场角度看,深圳楼市处于上涨过程中,而北京已经连续几个月下调,所以从调控政策角度看,北京比深圳更应该调整“豪宅标准”,也更能承受调整的影响。
3.北京、上海的标准更低!
北京的豪宅标准更低,市场基本全面豪宅化,北京的豪宅标准是2014年发布,而深圳是2015年发布,整体看,深圳的价格标准高于北京。所以从市场看,北京更应该调整。
可以说大部分北京房地产调控政策都是符合民意的,也事实上平稳了市场,但对于这个“非普通住宅标准”已经到了必须改的时候了。


简单的计算一下,北京100套商品房住宅,其中已经有86套房被认定为豪宅,全北京一共4600套普通住宅(不计算五环内),其中有3700套在六环外。
整体计算一下数据,北京六环外已经有超过60%的住宅被计算为豪宅,合计成交了9235套住宅,其中超过5500套是豪宅。五六环之间合计成交16370套住宅,五六环之间只有885套普通住宅,也就是市场上大部分主要购房的五六环之间95%是豪宅!
上海与北京类似,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4.需要注意的是,京沪是否非普通住宅,都与贷款首付比例有关系!
豪宅税爱贫嫌富。
2015年,深圳普通住房标准出台,规定南山总价在490万以上、福田总价在470万、罗湖总价在390万以上的房源均属于豪宅,需要按照豪宅的标准交税。
与市场价格相比差距很大,按照市场价格对比豪宅线,深圳市场可能有80%以上的豪宅。但注意,大部分全款或者贷款少的客户,可以做低交易价格,这样就避免了豪宅化。实际深圳市场二手房交易环节,只有50%以下按照豪宅纳税。这部分主要是高比例贷款人群。
北京也存在同样情况,目前市场,对于购房者来说,首付能力强的二手房购房者可以做低纳税价格,而只有首付能力差的购房者,才需要高纳税。
北京:
首套,购买普通住宅,最低首付比例35%,购买非普通住宅,最低首付比例40%;
二套,购买普通住宅,最低首付比例60%,购买非普通住宅,最低首付比例80%。
上海:
普通住宅,首套首付35%,二套50%;
非普通住宅,首套房首付也是35%,但二套为70%。
豪宅税嫌富爱贫,有钱人首付能力高的,反而不用缴,而穷人反而需要交!

市场上,50%的二手房按照200万以内交税,证明了,为了躲避豪宅标准,大量的交易并非真实价格。
当下楼市已经再次明显下行,政策微调时机好。
北京、上海非普标准这一政策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了。2014年就制定的这一标准,到了应该调整一下的时候了。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