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5月11日,苏州调控终于加码,在市场预期下,限售政策升级。
苏州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新房限售3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房,限售5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全域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实行人才优先购买政策。
首先,苏州加码的调控政策有用吗?
户籍限购政策。
1、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首套房需提供两年内在苏州市区(含吴江区)、昆山市、太仓市累计一年纳税或社保证明;
2、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禁购二套房;
3、本市户籍家庭禁购第四套房;
4、限购以家庭为单位(夫妻+未成年子女)
5、限购范围内的购房资格审查,目前通过网络由管理部门负责,不用多跑去出各个无房证明。
首付比例限购政策
1、首套房首付比从20%调高至30%;
2、有购房贷款记录无实际住房的,有一套房但无贷款记录或已结清的,二套房商贷首付比从30%调高至50%。
3、有一套房且贷款未结清的,申请商贷首付比从50%调高至80%;
4、对有两套房以上的家庭,暂停发放商贷。
之前的限售政策是2年,本次升级调控只针对这部分内容有升级。
而对于购房并没有什么政策加码,特别是信贷政策。苏州的信贷政策相对同类型城市宽松,限购政策也只需要1年社保。这些都是过去市场相对活跃的原因。
以同省的南京为例,限购限售等政策均比苏州严格。
伟哥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长期看政策,而政策里面最代表性的政策是信贷政策,信贷政策不收紧对于楼市影响很小。苏州的加码调控政策,没有任何涉及信贷的内容,另外对于购房资格也没有变化,这种情况下,政策的影响预计不会太大。
其次,苏州的楼市热。
从2018年11月开始,全国各地收紧楼市调控政策的明显减少,而最近在楼市波动下,市场炒作氛围再启,部分城市再次发布调控政策:
4月来,各地包括部委累计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措施超过60次。3月份全国各地楼市调控政策逐渐平稳,仅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15次,累计一季度1月份68次,2月份21次,合计3月份,一季度房地产调控只有104次。
苏州调控是代表了当地房价地价上涨必须加码调控,楼市正常依然是打地鼠,打补丁,政策力度没有超过市场预期。但一定程度能缓解上涨幅度。
楼市依然平稳为主,市场过热肯定会加码调控。市场可以小阳春,不准入夏。
苏州的调控只增加的限售政策,对于市场影响最大的信贷收紧政策,苏州并没有出现,预计政策影响力度不会太大。全国各地看,除非收紧信贷,提高首付,否则对于苏州这些明显过热城市来说,抑制市场难度非常大。


苏州土地市场活跃,截止日前,苏州土地市场卖地716亿,同比上涨12.5%,但土地规划面积减少了12.5%,苏州土地市场土地非常活跃。多宗高溢价率土地成交。2019年以来苏州出现了3次百亿级别的土拍盛宴,4月,苏州当地房价以及成交量双双上涨,多个板块的“地王”纪录被刷新。
第三,还有哪些城市会加码调控?

从全国看,最近的热点土地市场出现调控加码的可能性非常大,楼市小阳春下,土地市场过热带来的调控升级将多城市出现。
伟哥简单的总结:苏州的调控政策力度让很多投资需求放了心,力度低于市场预期。
1.苏州的调控政策代表了当下同类型政策的政策取向,房价过热加码政策肯定会出台,但不可能出台重磅政策,只会以打地鼠、打补丁的形式托底盖帽。
2.苏州行政级别虽然属于三线城市,但城市基本是二线强城市,奇怪的是,苏州这么一个全国前列的城市,居然在统计局的70大城市房价数据中没有显示。这也体现了统计局的数据存着巨大问题。
最近一二线城市都有明显的市场活跃现象,后续调控政策加码预期依然存在。
3.从苏州的挠痒调控政策看,各地楼市调控依然以温和平稳为主,不触及信贷收紧的调控加码对于市场影响非常微弱。预计后续各地可能的加码政策,也基本都是以降低短期投资的限售为主,对于购买入口收紧的政策预计力度不会大。
4.楼市调控未来是双向的,外围宏观环境影响政策内容,整体看,楼市小阳春是可以的,政策不会加码,但如果入夏,政策肯定会出现。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