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楼市调控,2016年前10月拿地最积极的企业!—
积极不代表冲动,有些企业拿地金额高,但销售额更高,而且地王数量不多。当然也有很多企业,销售金额不高,高杠杆拿地,在调控下,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大部分企业销售数据来源企业前9月公开及第三方数据,部分企业因为差距大按照半年报数据计算。拿地金额不计算合作权益(除招商蛇口巨无霸地块),不计算非招拍挂拿地。本数据仅作为判断企业经营是否激进的部分指标参考,实际数据以企业公布为准。
截止10月中,年内抢地最积极的19大房企合计拿地为7013亿,合计建筑面积为10338万平米,平均拿地成本为6783元每平米。相比2015年标杆房企的企业拿地平均成本增加高达52.8%。
19家企业拿地比例中,合计招拍挂市场获得662宗地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地块达到了122宗(超过10亿的单宗地块达到了85宗),这122宗高溢价率地块合计金额达到了2509亿,占比达到了36%。
从全国看,前10月全国截止日前,合计已经出现213宗单宗地块超过10亿且溢价率超过100%的地王地块,也就全国在2016年40%的地王地块被这19个企业获得。
同比是其中有融信等部分销售额只有200亿左右的企业,在楼市调控后,未来压力将巨大。
对于未来房价预期来说,因为超过50%的拿地成本增加,未来房价上涨预期更加强烈,而一旦房价进入调整周期,很可能房企面临着巨大的销售难题。
未来一年房价不涨超过50%,拿了地王的企业都将面临入市难题,巨大的成本压力将风险非常大
对于溢价率超过100%的地王来说,这些地王地块区域未来1-2年售价涨幅不到100%,地王入市的难度都非常大。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