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刚刚过去的“520”,因谐音“我爱你”,一直都是结婚登记的“吉日”。

 

往年,为了满足新人们的心愿,不少地方的民政局甚至需要“加印结婚证”“提前开通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为爱加班不打烊”。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520”,不少地方民政局发现,今年结婚的对数较去年大幅降低。

 

据澎湃新闻报道,江苏省民政厅5月20日为11156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人数与去年同比下跌了超过3500人。

 

据广东省民政厅消息,当天共结婚登记12450对,“跨省通办”结婚登记1813对。公开资料显示,去年5月20日,广东全省当天共有20892对新人登记结婚。

 

报道称,在结婚登记人数逐年走低的大趋势下,四川、福建、贵州等地“520”登记结婚人数也在下降。

 

据四川省民政厅提供的数据,截至5月20日下午6时,四川当天办理结婚登记1.6万余对。在2022年5月20日,四川省各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2.5万余对。


 

据福建省民政厅统计,截至今年5月20日18时,全省共计结婚登记6270对。在去年的5月20日,福建省共有10159对新人登记结婚。


 

今年5月20日,贵州省共办理结婚登记6873对。而在去年的5月20日,全省共有14876对新人领取结婚证。


 

无论是从各省数据,还是区市的数据,结婚登记的对数都大幅度下降。结婚人数越来越少,这个数据产生的原因各路专家都有分析,很多说是独立性提高,也有说因为买房压力的,这些原因肯定都有,那么结婚人数减少,这对于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


 

首先:出生人口下降已经是趋势。

从目前众多局部数据看,前四个月,全国出生人口同比下降约13%左右。如果全年以此速度下降,那么2023年出生人口将是831万。同比下降125万。


 

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跌破1000万大关,出生率为6.77‰,自然增长率为-0.60‰,总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标志着我国人口60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我国人口负增长,它还伴随着出生人口首次少于1000万这一事件。观察历史,1963年我国出生人口接近3000万,10年前在1500万人以上,2022年降到了956万。未来的几十年,我国可能都要处于人口负增长状态,只是速度快慢问题。


 

人口负增长后,一方面人口总量特别是劳动力数量在下降,另一方面人口在老龄化,特别是未来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呈加速趋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它会改变我们的消费市场。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最新数据,2023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4.286亿,“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数据很敏感,最近每年年初,全中国人都在计算人口会不会见顶,虽然我们都知道印度人口增长速度比我国快,人口总量超过我国是迟早要发生的事,但没想到会这么快,当然,这个数据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验证一下!


 

中国一直都是人口大国。早在2800多年前的周宣王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人口调查。不过受制于当时的条件,要精确统计出整个国家的总人口很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口自古以来长期处于世界第一。

 

中国人口放缓是一个趋势。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人口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老龄化、少子化也是发达国家乃至一些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

 
 

人口总量见底已经是趋势,那么对于中国房地产有什么影响?

首先:房地产市场总量见底趋势出现。
 

18万亿+18亿平米就是市场的顶部,但并不代表市场会出现明显下行,楼市调控的稳政策不断出台,对于市场来说,依然会分化高位运行。


 

其次:城市新市民数量减少。

新市民将是2023年楼市政策最核心关键的政策方向。

去年,中国人口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在去年突然改变了。


 

比如去年中国一般意义上的四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常住人口全部下降。


 

其中北京2022年常住人口数量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4.3万,上海2022年常住人口数量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13.54万。2022年末广州常住人口比2021年末的少了7.65万人。2022年深圳全市常住人口较2021年末减少了1.98万人。


 

安居方能乐业,在最受关注的住房问题上,提出满足新市民合理购房信贷需求。支持商业银行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贷款的标准,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


 

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60.65%,但 中国户籍城镇化率45.15%,这当中相差15个百分点。说明了中国2.1亿人离了乡,没有完全进城。


 

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城市和富裕农村,进城但没有户口的,基本都是还没有买房的,2-3亿人将是未来楼市的核心需求。

第三:对不同城市类型的影响。

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有序实施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有序推动哈长、长江中游、北部湾、中原、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建立健全城市群协调协商机制。加快出台实施天山北坡、滇中两个边疆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省内城市群有序发展,提高一体化建设水平。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推动一些中心城市地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 100 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 100 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第四:简单的总结一下:

1:从政策看,2022-2023年不停出台各种宽松政策,但随着人口的趋势性变化确立,不可能再现楼市全面升温迹象。


 

2:学区房2-3年后会断崖式下调

学区房一边连着教育,一边连着住房。学区房过热反映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学区房的出现是出生人口增加遇到了教育不均衡导致的,学区房的出现是发展问题,当下的政策基本集中在让更少的人更难获得优质资源,优质资源依然存在,比如西城、海淀的高中录取率依然全国最高。

最热炒的小学降温难免,特别是最近几年属于大部分城市入学高峰,但学位不足导致的顺位排序导致最优质学校入学难度加大。举例来说,西城的德胜区域已经出现了第一顺位溢出的现象,所以再买房未来几年也上不了对应学校。价格必然下调。

70-80后是享受了教育红利的一代人,所以更看重教育,也刚需。

出现学区房的基础是就近入学,对于当下大部分买学区房的家长来说,更看重子女教育,但注意了!

出生人口变化,会导致2-3年后学区房需求锐减。

 

3:年轻人不结婚,房地产市场在年轻人不买房的影响下,开始颓废!

 

2022年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1.1,整体看,当下房地产市场需要购房者恢复信心,而市场要企稳肯定必须从一二线开始,整体看政策内容越来越宽,政策力度越来越大。对于2023年市场来说,随着信贷供应的井喷,一二线城市市场有所企稳,出现了小阳春,但整体看,大部分三四线城市依然处于调整中。未来房地产市场依然期待更多的有利政策出台。


 

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公积金政策相对覆盖面太小,难以拉动改善需求,市场二季度有在小阳春降温的趋势。


 

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必须要一线城市稳定,特别是改善需求扶持政策落地市场才有望真正企稳。

 

话题:



0

推荐

张大伟

张大伟

671篇文章 14天前更新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