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几天大江南北都是为学校焦虑。
 
1.深圳的“高考移民”由4月底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成绩引爆。在这份成绩单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富源学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该校有6名学生考入全市理科前十,远超本地知名的四大公立高中。
 
先看看学区房变化。今年深圳龙岗区全面实行学区积分制,使得区域内小升初直升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位于深圳福田区的豪宅小区东海花园,因深圳福田区教育局及深圳外国语小学(原名东海外国语小学)突然宣布取消东海业主子女的继续优先受教育权。
 
2.北京开始幼升小入学登记。
 
3.这几天南京的某民办学校事件。
 
简单的总结一下,虽然这几件事重点不一样,但背后都是有关中国人对教育的观念。
 
这些有关教育的问题,其实背后都是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
 
一、为什么衡水中学能够碾压深圳名校?
 
严格意义上,其实大家都知道,广东的升学率、清华北大的入学人数,并不多,也很少听说会有高考移民。但这一次衡水中学秒杀深圳名校,背后其实一方面曝光了深圳的教育质量,另外也对比出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只要高考制度存在,哪怕是发达国家韩国等,也依然要题海战术。这种情况下,衡水中学的吃饭控制时间、跑步喊上北大,也就成了秒杀城市考生的利器。
 
备受争议的衡水中学被很多名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比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重点985高校,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8所高校也将衡水中学确定为“优秀生源基地”。
凌晨五点多的衡水中学
 
从全国看也的确存在非常明显的高考下的不均衡现象。
 
清北特招录取人数中学榜
二、中国人对学区房的群体性焦虑
 
提高考就不得不提学区房,这可以说是过去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一个鹤立独行的事物。
 
知道学区房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实恰恰是过去几年教育公平的改革,才出现了学区房升温的现象。以北京为例当下最热门的宏庙、裕中、椿树馆等直升热门小学,9年一贯制牛初,其实过去这些初中部分基本都是需要条子才能上的学校。现在虽然贵,但保证了公平和游戏规则的稳定。
 
学区房问题不是政策问题,当下北京的入学制度没有问题,就近入学是全球惯例,而是发展问题,教育依然是精英教育选拔制。当下的政策其实虽然出现了畸形高房价,但基本保证了游戏规则的透明。
 
即使是在美国、英国,优质学区的价格也会高,当然因为教育资源的相对平均,所以这些发达国家教育相对平稳。
 
伟哥认为学区房有几点关键点。
 
1.学区房从来不是孩子成才的充分必要条件。
 
家庭是教育最重要的地方,买了学区房并不是孩子成才就能万无一失,歌唱家的儿子李天一一样是一路学区房成长起来的,只能说,不可能一套学区房就换一个国家栋梁一样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才更重要。
 
2.为什么会有学区房?学区房的出现不是孩子问题,而是成人的产业结构问题。
 
几千年前就有孟母三迁,中国人是乐意在学习上投入资金和精力的。
 
3.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从幼儿园到高中到大学,中国所有住宅都是有学区的。
 
全北京、全中国其实都是学区房,因为都是按照学区划片的。但其实严格意义上,只有一流一类、一流二类、二流一类才能称为学区房。当然现在有些非传统热点区域的9年直升的初中不错的,也可以说是学区房。
 
这么一来,其实就明确了,遍布全国的比如固安的北京八中,那其实就是你懂的。最典型的是,房山或者通州的北京小学、史家小学。的确从基础设施上与发展了几十年的名校有差距。
 
学区房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家长的努力,在现在社会起码大部分儿童的营养差距很小,智力差距虽然有,但是差距非常小。而教师的素质其实差距也越来越小。很大程度上学区房比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配合程度。所以学区房才会出现在西城、东城、海淀。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的家长对子女教育更关注。
 
东西城集中了很多公务员子女,海淀的各大院校博士、硕士的子女,先天在接受家庭教育上就领先了其他区县。所以这就决定了教育高原的存在和社会产业分布是有很大关系的。
 
从过去几年的历史看,学区房的牛鼻子在西城,如果多校划片,反而使得过去学区资源不均衡的朝阳收到打击最大,对于西城、海淀教育资源集中的区域影响不大。
 
学区房是历史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远郊县的教育水平提高绝不是一两年的事,最近各郊区的确在加快发展教育,但这需要起码十年的发展才可能逐渐拉平差距。
 
很多集团化办学逐渐增加了郊区学区的价值,但教育的发展是和户籍制度、产业制度等关联的。
 
西城、海淀、东城区的博士子女和延庆、密云比,你说就算是换个学区,最后的高考分数能一样吗?
 
学区房的焦虑,主要在中产阶级,这些人早年通过教育、努力得来了现在的生活状态,因此他们也会产生“路径依赖”,希望下一代延续这种方式,财产还有继承的可能,但软实力无法继承。在对待子女教育方面,中产阶级舍得投入精力、金钱。
 
对于现在的中产阶级来说,向上的难度越来越大,但向下则非常容易。家庭轻微的变动很可能就从中产回到温饱,这种情况下,教育是中国人最热衷的投资。
 
在房地产火热之前,中国刺激消费的第一步是大学扩招。学区房热、高考焦虑是无解的,你只能拥抱、理解、利用政策,哪怕一省首富,不也是几百万美元买去斯坦福门票吗?
 
1.买得起学区房的当然要买,老牌名校最好。
 
2.郊区挂牌名校的,买新建的,别买换牌子的。
 
3.能在县里的就别在乡村,能在市里的就别在县里。
 
4.都知道素质教育好,但高考不靠素质,应试教育的独木桥谁也逃不过。
话题:



0

推荐

张大伟

张大伟

683篇文章 5天前更新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

文章